
老年疑似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患者斑貼試驗結果分析
鄒 晴 周開華 康道現 康絮煦 王 璐
( 瀘州醫(yī)學院附屬成都三六三醫(yī)院皮膚性病科,四川 成都 610041)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 年 5 月第 35 卷
〔摘 要〕
目的 探討老年疑似變應性接觸性皮炎( ACD) 患者常見的過敏原及其特點。方法 對 98 例老年疑似 ACD 患者進行斑貼試驗檢測,并對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結果 斑貼試驗總陽性率 63. 27% ,陽性率前五位的過敏原依次為硫酸鎳、重鉻酸鉀、甲醛、布羅波爾、對羥基苯甲酸酯混合物。不同性別的疑似 ACD 患者的陽性率不同,女性患者對硫酸鎳、甲醛的過敏陽性率均顯著高于男性( P < 0. 05) 。不同部位的疑似 ACD患者的陽性率不同,重鉻酸鉀、布羅波爾在手部較面部和軀干四肢有更高的陽性率( P < 0. 05) ; 對羥基苯甲酸酯混合物、香料 I 在面部較手部和軀干四肢有更高的陽性率( P < 0. 05) ; 甲醛在軀干四肢較手部和面部有更高的陽性率( P < 0. 05) 。
結論 斑貼試驗是診斷 ACD 的重要手段,不同性別、不同發(fā)病部位常見過敏原不同。
變應性接觸性皮炎( ACD) 是接觸物的半抗原誘發(fā) T 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進而引起皮膚的變態(tài)反應性改變的疾病,臨床上表現為慢性、復發(fā)性及頑固性的皮膚瘙癢、濕疹樣改變。近年來由于引起 ACD 的過敏原種類較多,老年 ACD 患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而且老年 ACD 患者由于皮炎反復發(fā)作且遷延不愈,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并給其生活帶來極大的疾病負擔,所以查找出 ACD 的常見過敏原,并避免接觸是防治老年人 ACD 發(fā)作并減少復發(fā)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通過斑貼試驗對引起老年人 ACD 的過敏原進行分析,探討老年疑似 ACD 患者常見的過敏原及其特點,為臨床治療和預防提供理論依據。
結 果
2. 1 斑貼試驗陽性率 本研究斑貼試驗陽性反應患者 62 例( 63. 27% ) ,陽性率前五位的過敏原依次為硫酸鎳、重鉻酸鉀、甲醛、布羅波爾、對羥基苯甲酸酯混合物。極強陽性率居前五位的過敏原依次為硫酸鎳、甲醛、對羥基苯甲酸酯混合物、布羅波爾、重鉻酸鉀。對一種過敏原致敏的患者 26 例,陽性率為 26. 53% ,對二種過敏原致敏的患者 22 例,陽性率為22. 45% ,對三種過敏原致敏的患者 10 例,陽性率為 10. 20% ,對四種過敏原致敏的患者 2 例,陽性率為 2. 04% ,對五種及以上過敏原致敏的患者 2 例,陽性率為 2. 04% 。
2. 2 不同性別的疑似 ACD 患者的陽性率比較 男性患者致敏原居前五位的是: 重鉻酸鉀、香料 I、對羥基苯甲酸酯混合物、布羅波爾、甲醛; 女性患者致敏原居前五位的是: 硫酸鎳、甲醛、重鉻酸鉀、布羅波爾、對羥基苯甲酸酯混合物。女性患者對硫酸鎳、甲醛的過敏陽性率均顯著高于男性( χ2= 32. 179,6. 341,均 P < 0. 05)
2. 3 不同部位的疑似 ACD 患者的陽性率比較 見表 3。重鉻酸鉀、布羅波爾在手部較面部和軀干四肢有更高的陽性率( χ2= 12. 242,9. 378,均 P < 0. 05) ; 對羥基苯甲酸酯混合物、香料Ⅰ在面部較手部和軀干四肢有更高的陽性率( χ2= 25. 059,8. 216,均 P < 0. 05) ; 甲醛在軀干四肢較手部和面部有更高的陽性率
( χ2= 6. 949,P < 0. 05) 。
討 論
老年人群 ACD 病程時間長,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沒有查找出病因,且由于接受過不規(guī)則的抗生素治療,耐藥性增加,根治比較困難。斑貼試驗是通過讓人體皮膚接觸小劑量的過敏原致使患者再次產生皮膚的損害,從而核實對哪種過敏原過敏,根據這個結果,找出陽性過敏原存在于哪些日常生活用品中,并避免接觸,從而達到根治 ACD 的目的。
本研究老年可疑ACD 患者總陽性率,高于安徽地區(qū),低于成都地區(qū),這可能與地區(qū)差異及采用的斑貼試劑有關。本研究還提示老年可疑 ACD 患者過敏原復雜多樣,導致根治困難。另外本研究這與陳浩的研究結果大致相近。
硫酸鎳是本地區(qū)最多見的接觸過敏原主要存在于合金、電鍍物品中,比如耳環(huán)、手表、眼鏡框等,由于這些日常生活用品與皮膚長期接觸,加上本地區(qū)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酷熱導致易汗,硫酸鎳與汗液接觸形成鎳離子進而導致發(fā)生 ACD,而且有許多食品中也含有鎳元素,食用后也會引起或加重 ACD,這些原因均會導致硫酸鎳陽性率高; 甲醛廣泛存在于建筑材料、染料、化妝品、膠水、消毒劑、防汗劑中,而且由于生活中很難避免接觸這些含硫酸鎳、甲醛的用品,從而導致此類患者治療困難。
本研究不同性別的疑似 ACD 患者的陽性率不同,這可能與女性經常佩戴首飾、眼鏡、使用化妝品、染發(fā)劑、香水及接觸洗滌劑的頻率都比男性高有關。重鉻酸鉀主要存在于皮革、火柴、涂料( 油漆) 、漂白劑和膠水中,布羅波爾主要存在于爽身水、手露、面露、護發(fā)素、染睫毛油、藥物制劑以及洗滌清潔劑等日常芳香產品中含有的香料中,本研究結果可能是由于手接觸比較多導致的。對羥基苯甲酸酯混合物、香料 I 在面部較手部和軀干四肢有更高的陽性率,可能與化妝品的使用有關。而且甲醛更容易引起軀干四肢的皮損,但由于甲醛在日常生活中很難避免,所以治療比較困難。
025-83132100 1391397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