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周變應性接觸性皮炎121例斑貼試驗結(jié)果分析

2017-03-13

臍周變應性接觸性皮炎121例斑貼試驗結(jié)果分析

朱國興,陸春,賴維,蘇向陽(中國皮膚性病雜志2008年4月第22卷第四期)

  [摘 要] 

        目的 探討臍周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的致敏原特點。

        方法 采用斑貼試驗分析121例臍周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患者的致敏原。

        結(jié)果 斑貼試驗結(jié)果主要的致敏原是硫酸鎳98.35%,白降汞18.18%,重鉻酸鉀17.36%,橡膠Ⅳ(促進劑:D.P.G.TMTD混合物)8.26%,新霉素7.44%和對苯二胺5.79%。

        結(jié)論 硫酸鎳是臍周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最主要的致敏原。

  

         臍周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多與接觸金屬鎳有關(guān),斑貼試驗是臨床上分析其常見致敏原的一種有效方法。為了探討臍周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及其致敏原的特點,筆者對本科2005年5月~ 2006年12月121例臍周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患者的斑貼試驗結(jié)果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共121例,男24例,女97例;年齡14~ 61(26.10± 7.63)歲;病程1~ 120(24.71± 28.06)月;皮疹僅局限于臍周16例,皮疹除臍周外見于其他部位者105例,如眼瞼、耳部、頸項、背部、四肢、手指等部位。

1.2 病例的入選和排除標準 入選標準:符合接觸性皮炎的診斷,皮損位于臍周。排除標準:①在斑貼試驗前2周及斑貼試驗過程中使用過抗組胺藥和糖皮質(zhì)激素者;②明確為原發(fā)刺激性接觸性皮炎者。

1.3 斑貼試驗方法及結(jié)果判定 采用北京醫(yī)科大學研制的斑貼試驗診斷試劑盒及FinnChamber斑貼器,按說明操作。 48h后揭去斑貼器,為了避免因斑貼器壓迫皮膚所可能造成的假陽性反應,應在揭去斑貼器后30min觀察并記錄結(jié)果;72h后再次觀察并記錄結(jié)果。斑貼試驗結(jié)果判定:按照國際接觸性皮炎研究組(ICDRG)規(guī)定的標準判斷結(jié)果[1]:“ ±”為可疑反應,僅有微弱的紅斑;“+”為弱陽性反應,紅斑浸潤,可能有小丘疹;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皮膚科性病科,廣東 廣州 510630

 [作者簡介] 朱國興(1973-),男,江西弋陽人,主治醫(yī)師,醫(yī)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免疫性皮膚病?!?2+”為強陽性反應,紅斑浸潤、丘疹、小水皰;“ 3+”為極強陽性反應,紅腫并有大皰;“-”為無反應;“IR”為刺激反應。其中以斑貼試驗結(jié)果≥ +計算陽性例數(shù)(率)。

2 結(jié)果

   121例患者斑貼試驗結(jié)果均陽性,對1種致敏原陽性者60例,對2種致敏原陽性者39例,對3種致敏原陽性者16例,對4種及4種以上致敏原陽性者6例。對硫酸鎳陰性患者2例,其中白降汞(3+)1例,重鉻酸鉀(+)1例。未見對環(huán)氧樹脂、布羅波爾和對羥基苯甲酸酯混合物反應陽性的患者。

3 討論

  臍周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的病因多與金屬致敏物(如金屬皮帶扣、金屬鈕扣等)有關(guān),尤其與鎳金屬密切相關(guān)[2]。該研究顯示:①年輕女性常見,女∶男約為4∶1,這可能與年輕女性經(jīng)常穿低腰褲,使佩戴的金屬飾物、金屬鈕扣等容易接觸到皮膚有關(guān),且女性就診欲望相對較強烈;②病程常遷延,患者就診時平均病程達24個月;在未明確診斷前,一般多按普通濕疹、皮炎治療,療效常欠佳,易反復;這可能與多數(shù)患者未得到及時確診、日常生活常接觸其他金屬致敏物等有關(guān);③常有臍外皮疹,本組中有86.78%(105/121)有不同程度的臍外濕疹樣皮疹,常見于眼瞼、耳部、頸項、背部、四肢、手指等部位,并且可能是患者就診時主訴之一,部分患者就診時第一印象為眼瞼皮炎、手部汗皰疹等;④本組患者中,對硫酸鎳陽性者最多,占98.35%(119/121),比國內(nèi)文獻[3]報道本病硫酸鎳斑貼試驗陽性率達91.7%高,這可能與近幾年低腰褲的流行及衣物飾品(市場上中低檔衣物的飾品大多含有硫酸鎳)越來越多有關(guān)。其次是白降汞18.18%(22/ 121),重鉻酸鉀17.36%(21/ 100),本組2例對硫酸鎳陰性,但分別對白降汞和重鉻酸鉀陽性;⑤本組斑貼試驗結(jié)果顯示約一半患者(60/121)對單一致敏原陽性,而另一半(61/121)對兩種及兩種以上

致敏原陽性,提示患者致敏原復雜化,可能導致病程慢性,亦增加治療、脫敏的難度;⑥本組部分患者斑貼試驗尚顯示對其他非金屬致敏物敏感,主要是:橡膠Ⅳ(促進劑:D.P.G.TMTD混合物)8.26%、新霉素7.44%、對苯二胺5.79%,國內(nèi)類似研究亦顯示此類患者斑貼試驗結(jié)果可出現(xiàn)非金屬抗原陽性(卡巴混和物、芳香化合物、對苯二胺)[4],提示致敏原可能多元化。

  臍周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的病因比較明確,治療相對容易,預防其發(fā)生和復發(fā)比較復雜。提示服裝設計時應盡量避免飾品接觸到皮膚,飾品應避免使用含高致敏性物(如硫酸鎳)的材料,盡量選擇致敏性低的材料或者注明飾品的成分并提醒消費者有過敏的可能等,同時患過臍周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的消費者應理性消費。

[參 考 文 獻]

[ 1]李林峰.接觸性皮炎與皮膚變態(tài)反應[M].第2版.北京:北京大

學醫(yī)學出版社,2003: 126- 162;170- 171.

[ 2]ByerTT,MorrellDS. Periumbilicalallergiccontactdermatitis: blue

jeansorbeltbuckles?[J].PediatrDermatol. 2004, 21(3): 223-

226.

[ 3]唐中書.臍部接觸性皮炎斑貼試驗結(jié)果及臨床分析[J].臨床皮膚

科雜志,2003,32(3):148- 149.

[ 4]楊洪,李錦,鐘敏.變應性金屬皮炎86例斑貼試驗結(jié)果分析[J].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7,21(5):290- 291.

[收稿日期]  2007-08-08 [修回日期]  2007-10-27